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人-日韩国产第一页-日韩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日韩国产欧美-伊人中文在线-伊人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首頁 > 句子大全 >

經典的古語名言 勵志古語大全

作者: formermaster/發布時間2022-03-13 15:42:19/點擊4197℃
導讀經典的古語名言_勵志古語大全 1、 ⊙天下之事,眾人之所不敢為者,有一人焉奮身而出為之,必有術以處乎此矣。虎者,人之所共畏而不敢肆者也,而善養虎者狎而玩之,如未始有可畏者,此豈病狂也哉,蓋其力足以制之,而又能去其爪牙,啖其肉餌,使之甘心焉,故...
Tips: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經典的古語名言_勵志古語大全

1、⊙天下之事,眾人之所不敢為者,有一人焉奮身而出為之,必有術以處乎此矣。虎者,人之所共畏而不敢肆者也,而善養虎者狎而玩之,如未始有可畏者,此豈病狂也哉,蓋其力足以制之,而又能去其爪牙,啖其肉餌,使之甘心焉,故雖驅而用之,而垂耳下首,卒不敢動。何者?有術以縻其心也。◆陳亮:《陳亮集·酌古論》2、⊙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天天如也。◆孔子:《論語·述而第七》3、⊙夫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閨門之內。垂大名于萬世者,必先行之于纖微之事,是以伊尹負鼎,居于有莘之野,修達德于草廬之下。躬執農夫之作,意懷帝王之道;身在衡門之里,志圖八極之表。故釋負鼎之志,為天子之佑,克夏立商,誅逆征暴,除天下之患,辟殘賊之類,然后海內治,百姓寧。◆陸賈:《新語.慎微第六》4、⊙子曰:“女奚不日,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論語·述而第七》5、⊙若以聞見為心,則止是感得所聞見。亦有不聞不見自然靜生感者,亦緣自昔聞見,無有勿事空感者。◆張載:《張載集·張子語錄》6、⊙黃昏掩門后,寂寞心自知。一(唐)戌昱《別離作》7、⊙昔孔宣父以大圣之德,應運而生,生人已來,未之有也。故使三干弟子,七十門人,鉆仰不及,請益無倦。然則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其間切磋酬對,頗亦互聞得失。何者?觀仲由之不悅,則矢天厭以自明;答言偃之弦歌,則稱戲言以釋難。斯則圣人設教,其理含弘,或援誓以表心,或稱非以受屈。豈與夫庸儒末學,文過飾非,使夫問者緘辭杜口,懷疑不展,若一斯而已哉?◆劉知幾:《史通外篇·惑經第四》8、⊙子曰:“吾之于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孔子:《論語·衛靈公第十五》9、⊙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姜孟姜,德音不忘。◆《詩經·鄭風·有女同車》勵志古語名言經典語錄【一】10、⊙施于人而不忘,非天布也,商賈不齒。雖以事齒之,神者勿齒。◆莊周:《莊子·列御寇》11、⊙子曰:“以私己為心者,枉道拂理,謅曲邪伎,無所不至,不仁敦甚焉!◆程頤、程顥:《二程集》12、⊙夫天授人以賢圣才能,豈使自有余而已,誠欲以補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聞而目司見。聽其是非,視其險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賢者,時人之耳目也。時人者,圣賢之身也。◆韓愈:《韓昌黎文集·爭臣論》13、⊙攻他人之異端,不如攻一身之異端。氣稟物欲,皆為性分所本無。去本無以還其固有,損之又損以至于無。始而以道德占倍華,既而以中行繩過、不及,內御日強,外侮日退,則人我一矣,則自身之異端盡矣。舍己而蕓人,夫我則不暇。《禮》14、⊙為政者不賞私勞,不罰私怨。——《左傳·昭公五年》15、⊙治國者,圓不失規,方不失矩,本不失末,為政不失其道,萬事可成。釋義:治理國家的人,方圓不能脫離標準,當政不能脫離道義,這樣就萬事可成。一(三國·蜀)諸葛亮《便宜十六策》16、⊙政善于內,兵強于外。一(三國·魏)桓范《政要論·兵要》17、⊙親之過大而不怨,是愈疏也;親之過小而怨,是不要磯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磯,亦不孝也。◆孟子:《孟子·告子下》18、⊙解狐薦其仇于簡主以為相,其仇以為且幸釋已也,乃因往拜謝,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日:“夫薦汝公也,以汝能當之也,夫仇汝,吾私怨也,不以私怨之故擁汝于吾君。故私怨不入公門。”◆韓非:《韓非子·外儲說下》19、⊙平而后清,清而后明。——(宋)司馬光《盤水銘》20、⊙子猶曰:貧者,士之常也;儉者,人之性也。貧不得不儉,而儉者不必貧,故日性也。然則儉不可乎?日:吝不可耳。夫儉非即吝,而吝必托之于儉。儉而吝,則雖惟金積玉,與貧乞兒何異?◆馮夢龍:《馮夢龍詩文·序·貧儉部》21、⊙所謂賢人君子者,非必高位厚祿富貴榮華之謂也,此則君子之所宜有,而非其所以為君子者也。所謂小人者,非必貧賤凍餒辱阨窮之謂也,此則小人之所宜處,而非其所以為小人者。奚以明之哉?夫桀、紂者,夏、殷之君王也,崇侯、惡來,天子之三公也,而猶不免于小人者,以其心行惡也。伯夷、叔齊,餓夫也,傅說胥靡,而井伯虞虜也,然世猶以為君子者,以為志節美也。故論士茍定于志行,勿以遭命,則雖有天下不足以為重,無所用不足以為輕,處隸國不足以為恥,撫四海不足以為榮。況乎其未能相懸若此者哉?故日:寵位不足以尊我,而卑賤不足以卑己。◆王符:《潛夫論·論榮》22、⊙秋風不用吹華發,滄海橫流要此身。釋義:秋風不要吹亂我的滿頭白發,挽救國家的危難局勢需要我去盡心竭力。——(金)元好問《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后即事》23、⊙古人求沒世之名,今人求當世之名。吾自幼及老,見人所以求當世之名者,無非為利也。名之所在,則利歸之,故求之惟恐不及也,茍不求利,亦何慕名。◆顧炎武:《日知錄·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24、⊙自上古以至今,圣人者不少矣,必多矣。自君四海、主億兆、瑣至治一曲之藝,凡杞人者,皆圣人也。周所謂道在瓦礫,在屎溺,意豈引且觸于斯耶,故馬醫、醬師、治盡箠、灑寸鐵而初之者,皆圣人也。吾且以治者舉,人出一思也,人創一事也,又人累干百人也,年累千萬年也,而后天下之治具始大以明備,忠而質,質而文.文而至于不可加,而具之權亦不可數。伎令者一人也,而日我自為之,而自用之,而又必待其全而后用,則終古不治矣。故治必累圣人而后治,夫既已如是而足以治矣,而彼一人者又日,我必自為之而后治之,則非愚則病惑者矣。故洽莫.利于因,因而博,則其自為而白用者不遠也,推因而不博者得之。夫孔子學幾七卜矣,老矣,鑠而酌且審矣,亦博而且約矣,而所刪所定所贊而所修者幾何哉?治備是矣,民可以使由而止矣。◆徐謂:《徐謂集·論中三》25、⊙小人恣睢,好盡物之情而極其執,其受禍也必酷矣,何以言之,朱明長贏不能盡其所以為溫也,必隨之以秋斂之氣為秋,玄武洹陰,不能盡其所以寒也,必隨之以敷榮之氣而為春,孰為此者,天也,天且不可以盡,而況于人乎?◆《子華子·執巾》26、⊙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唐)李商隱《樂游原》27、⊙晏子曰:“今夫車輪,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圓中規,雖有槁暴,不復贏矣,故君子慎隱揉。和氏之璧,井里之困也。◆良工修之,則為存國之寶,故君子慎所修。今夫蘭本,三年而成,湛之苦酒,則君子不近,庶人不佩;湛之縻醢,而賈匹馬矣。非蘭本美也,所湛然也。愿子之必求所湛。嬰聞之,君子居必擇鄰,游必就士,擇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晏嬰:《晏子春秋·內篇雜上第五》28、⊙象仁以廣居,象義以正路,無象之象也。鬼神也,知也,無藏有也。廣其居以象仁,正其路以象義,有象之象也。鬼神之體物也,致知在格物也,有顯無也。◆仁無有不親也,惟親親之為大,非徒父子之親親已也,亦惟親其所可親,以至凡有血氣之莫不親,則尊又莫大干斯。尊斯足以正其路,以達天下之路,斯足以象義也。◆親與賢,莫非物也。親親而尊賢,以致凡有血氣之莫不親莫不尊,莫非體物也,格物也,成其象以象其象也,有其無以顯其藏也。仁義豈虛名哉?廣居正路,豈虛擬哉?◆何心隱:《何心隱集·仁義》29、⊙天下至大,方身則小;生為重矣,比義則輕。釋義:天下是最大的,但比起身體就太小了;生命對人是最重要的,但比起正義原則就微不足道了。——(唐)魏征《隋書·誠節傳論》30、⊙天下之事,因循則無一事可為;奮然為之,亦未必難。一(明)歸有光《奉熊分司水利集并論今年水災事書》31、⊙仲尼日:“神龜能見夢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網;知能七十二鉆而無遺,而不能避刳腸之患。如是,則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雖有至知,萬人謀之。魚不畏網而畏鵜鶘。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嬰兒生無石師而能言,與能言者處也。”◆莊周:《莊子·外物》32、⊙無赦之國,其刑必平;多斂之國,其財必削。釋義:用不著赦免罪犯的國家,其刑罰一定很公平;橫征暴斂的國家,其財力必定會削減。一(隋)王通《中說·王道篇》33、⊙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孟子·離婁下》34、⊙我之惡惡雖嚴,然非實察其心術之微,則不敢有惡也。縱己惡其人,茍其人或又出半言之善焉,或又有片行之當焉,則我之舊怨盡除,而親愛又隨之矣。若其人果賢,則初未嘗不稱道其賢,而欲其亟用之也。何也?天之生才實難,故我心唯恐其才不得用也,曷敢怨也。是以人雖怨我,而欲害我報我者終少,以我心之直故也。◆李贄:《焚書·人物》35、⊙讀過《逍遙游》之人,自然是大鵬自勉,斷之不屑做蜩與鶯鳩,為榆枋間快活矣。一切世間榮華富貴,哪能看到眼里,所以說金屬雖貴,著之眼中,何異砂土?奴俗齷齪意見,不知不覺打掃干凈。莫說看今入不上眼,即看古人上眼者有幾個?◆傅山:《傅山詩文選注·讀南華經》36、⊙理人必以文德,防邊必以武威。一(唐)李世民《金鏡》37、⊙順一人之顏情,為兆民之深患。’——(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紀》38、⊙君子養心莫善于誠,致誠則無它事矣,惟仁之為守,惟義之為行。誠心守仁則形,形則神,神則能化矣;誠心行義則理,理則明,時則能變矣。變化代興,謂之天德。◆荀況:《荀子·不茍》39、⊙愿得斬馬劍,先斷佞臣頭。——(唐)盧照鄰《詠史四首》40、⊙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世而制。釋義:聰明的人,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改變策略;有智慧的人,按照當世的情況來制定管理國家的方法。一(漢)桓寬《鹽鐵論·憂邊》41、⊙明主者務聞其過,不欲聞其善。釋義:英明的君主專心聽取別人批評自己的過失,而不想聽別人對自己的贊譽。——《戰國策·燕策一》42、⊙故有事,事也;毋事,亦事也。吾畏事;不欲為事;吾畏言,不欲為言。故行年六十而老吃也。◆管仲:《管子·樞言第十二》43、⊙世之所不足者,理義也;所有余者,妄茍也。民之情,貴所不足,賤所有余。故布衣入臣之行,潔白清廉中繩,愈窮愈榮。◆雖死,天下愈高之,所不足也。◆《呂氏春秋·離俗》44、⊙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管子·權修》45、⊙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不幸而在窮僻之城,無車馬之資,猶當博學審問,古人與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幾不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戶,又不讀書,則是面墻之士,雖子羔、原憲之賢,終無所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夫以孔子之圣,猶須好學,今人可不勉乎?◆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與人書一》46、⊙為者常成,行者常至。釋義:事情經常地去做,必然會獲得成功;路程不斷地走,再遠也能到達目的地。——《晏子春秋·雜下》47、⊙天下事無所為而成者極少,有所貪有所利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曾國藩:《曾國藩全集》48、⊙夢者之義疑,或言:夢者,精神自止身中為吉兇之象。或言:精神行,與人物相更。今其審止身中,死之精神亦將復然。◆今其審行,入夢殺傷人,若為人所復殺,明日視彼之身,察己之體,無兵刃創傷之驗。夫夢用精神,精神,死之精神也。夢之精神不能害人,死之精神安能為害?◆王充:《論衡·論死篇》49、⊙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讀。釋義:正人君子與比自己地位高貴的人交往從來不現諂媚之容,與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交往從來不現輕慢之態。——《周易·系辭下》50、⊙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一(漢)班固《漢書·董仲舒傳》51、⊙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荀子·禮論》52、⊙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尚書·盤庚上》53、⊙明君不官無功之臣,不賞不戰之士。釋義:明智的君主不對沒有功勞的人委以重任,不對沒有戰功的人給予獎賞。一(三國·魏)曹操《論吏士行能令》54、⊙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釋義:男子漢何不手提戰刀,去收復那五十州失地。——(唐)李賀《南園》55、⊙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釋義:荷花落盡,荷葉也枯萎了;菊花雖敗,菊枝仍然傲霜卓立。——(宋)蘇軾《贈劉景文》56、⊙是非久自見,不可掩也。——(唐)房玄齡《晉書·賈充傳附賈模傳》57、⊙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宋)歐陽修《新五代史》58、⊙然樂人之飲而不自飲,終日言笑而無可擇之言,閨門懿行雖處之不能過。豈其得陰之正德而無其幽吝之氣耶!此亦婦人之杰也。◆陳亮:《陳亮集·劉大人向氏墓志銘》59、⊙莫樂之則莫哀之,莫生之則莫死之。往者不至,來者不極。◆管仲:《管子·形勢第二》60、⊙要成己,又要忘己,已有公私大小故也。◆克己乃得為仁。由己之己無我,乃得萬物皆備之我。◆克己,“己”原字細。如希圣、希賢,原學者本分內事。但有些自圣自賢之意,便是己也。◆劉熙載:《劉熙載論節六種·克治》61、⊙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唐)杜甫《春望》62、⊙或日:“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論語·憲問第十四》勵志古語名言經典語錄【二】63、⊙為山九仞,功虧一簣。釋義:堆積九仞高的山,由于差一筐土而沒有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點沒能完成。一《尚書·旅獒》64、⊙無所為而為,其客德乃大矣。夫仁之為大,何為而為之也哉?謂天下有遺于其心之外,吾無信也。孟子言之,蓋謂天下有純乎無以議為米可日盡道其間者,以小事大有之矣,曾何禮法之可守?仁者為之道,不安于尊卑大小之常機;自融于至誠惻怛之際。吾固日樂天之心也。然是樂天也,滿腔子惻隱矣。故恢恢乎天地之為大也。太和元氣流于四時,物何所不包,人何所不化。◆雖中天下定四海,未身親之天下之人,精神心術會于是矣。今日存神之功,他日過化之積,日小補之也哉!樂天言仁者之心也。◆保天下言仁者心之量也。然湯卒有葛伯之9幣,文王卒有昆夷之役,疇昔之樂何在?交鄰有道,一怒而安天下之民,轉之于恤矣。天者理而已矣。其大無外,眷生秋肅,無非教也。《易經》65、⊙上能同甘苦,下必同安危。——(宋)梅堯臣《送周介之學士通判定州》66、⊙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一(唐)王昌齡《閨怨》67、⊙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釋義:有德之人胸懷寬廣,泰然自若;無德之人心胸狹窄,經常憂心忡忡、局促不安。一《論語·述而》68、⊙君子言憂不言樂,然而樂在其中也;小人知樂不知憂,故憂常及之。◆葉適:《習學記言序目·毛詩》69、⊙蓋圣人者,金中之金也;學圣人而不至者,金中猶有鐵也。◆陳亮:《陳亮集·與陳同甫書之九》70、⊙義務與未來昧昧我思之。如有一介臣,斷斷猗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孫黎民,亦職有利哉!人之有技,冒疾以惡之;人之彥圣而違之俾不達。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日殆哉!◆《尚書·秦誓》71、⊙子曰:君子慮及天下后世,后世不止乎一身者,窮理而不盡性也。小人以一朝之忿,曾身之不遑恤,非其性之盡也。◆程頤、程顥:《二程集》72、⊙儒家者流,博而寡要,勞而少功,何哉?其患在于習之不精,知之不明,人而不得其門,行而不由其道。◆杜佑:《通典·通典序》73、⊙失眾必敗,得眾必成。——(唐)陸贄《奉天論前所答奏未施行狀》74、⊙君子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諂諛也。一《荀子·不茍》75、⊙未見君子,憂心忡忡;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釋義:沒看見你,我的心憂慮不安;看見你,遇見你,才使我心中歡悅。一《詩經·召南·草蟲》76、⊙關尹子曰:“習射習御,習琴習弈,終無一事可以一見得者。”◆關尹:《關尹子·一字篇》77、⊙無端木葉蕭蕭下,更與愁人作雨聲。——(宋)陸游《落葉》78、⊙勿輕小事,小隙沈舟。勿輕小物,小蟲毒身。勿輕小人,小人賊國。能周小事,然后能成大事。能積小物,然后能成大物。◆能善小人,然后能契大人。◆關尹:《關尹子·九藥篇》79、⊙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元鑒,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無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元德”。◆老子:《老子·十章》80、⊙吾常愿一切世人,心地常自開佛知見,莫開眾生知見,世人心邪。’愚迷造惡,自開眾生知見;世人心正,起智惠觀照,自開佛知見。莫開眾生知見,開佛知見即出世。◆慧能:《壇經·四二》8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日:“再,斯可矣。”◆孔子:《論語·公冶長第五》82、⊙財不如義高,勢不如德尊。——(漢)劉向《說苑·談叢》8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日余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老子:《老子·二十四章》84、⊙立大功者不求小疵,有大忠者不求小過。——(唐)陳子昂《申宗人冤獄書》85、⊙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釋義:大丈夫要處世忠厚,不要處事輕薄;要處身踏實,不要處身浮華。一《老子》8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子》87、⊙勸君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宋)普濟《五燈會元·太平安禪師》88、⊙明道中,凈覺居靈芝,致書于師,論指要解三干之義,只是心性所具俗諦之法,未是中道之本。請師同反師承。師授“荊溪三干即空假中之文”,謂“何必專在于假以輔四明?三干俱體俱用之義,學者賴之。”◆志磐:《佛祖統記》89、⊙蛟龍得云雨,終非池中物。——(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周瑜傳》90、⊙圖官在亂世,覓富在荒年。一(南朝·陳)徐陵《答諸求官人書》91、⊙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釋義:治理國家沒有法制就要混亂,死守舊的法制不因形勢變化而修訂就會脫離實際,脫離實際和混亂是不可以保守住國家的。——《呂氏春秋·察今》92、⊙君子以鐘鼓道志,以琴瑟樂心。動以干戚,飾以羽旄,從以磬管。故其清明象天,其廣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時。故樂行而志清,禮修而行成,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美善相樂。故日:樂者,樂也。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以道制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故樂者,所以道樂也。金石絲竹,所以道德也。樂行而民鄉寧矣。◆荀況:《荀子·樂論》勵志古語大全www.yipinjuzi.com93、⊙謀將不取于弓馬,良相不資于射策。釋義:對運籌帷幄的大將,不應根據他對弓箭的使用和對戰馬的駕馭來決定取舍;管理國家的優秀宰相,不能根據考試成績來選定。一(宋)王溥《唐會要》94、⊙無參驗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據之者,誣也。故明據先王,必定堯、舜者,非愚則誣也。◆韓非:《韓非子·顯學》95、⊙人心如火,世緣如薪,可愛可樂之境當前,如火遇燥薪,更益之油矣。若去其脂油,渡以清涼之水,火亦漸息。是以修行之人,常處逝多林中,借其無常之水,以消馳逐奔騰之火,此亦調心第一訣也。◆袁中道:《珂雪齋近集·苦海序》96、⊙雨村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惡兩種,余者皆無大異。若大仁者,則應運而生,大惡者,則應劫而生。運生世治,劫生世危。堯、舜、禹、湯、文、武、周、召、孔、孟、董、韓、周、程、張、朱,皆應運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紂、始皇、王莽、曹操、桓溫、安祿山、秦檜等,皆應劫而生者。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惡者,撓亂天下。清明靈秀,天地之正氣,仁者之所秉也;殘忍乖僻,天地之邪氣,惡者之所秉也。”◆曹雪芹、高鶚:《紅樓夢》97、⊙江山易改,稟性難移。——(明)馮夢龍《醒世恒言》98、⊙戴子字褐夫,已而又自號日藥身。有呼著,或呼之日褐夫,日唯。或又呼之日藥身,又日唯。是二者惟人之所呼之,無不可者。或謁余而問所以為藥身之說,余日:“天下之苦口莫如藥,非疾痛害事莫之嘗焉。自黃帝、岐伯之所問答,醫家、方士之所流傳,《本草》99、⊙人生不方正忠信以顯榮,則介潔靜和以終老。釋義:人生在世,如果不是靠正直忠信而顯達富貴,就耿介、清廉、恬淡、和樂一輩子,直至老死。——(唐)元結《喻友》100、⊙敬之一字,孔門持以教人,春秋士大夫亦常言之,至程朱則干言萬語不離此旨。內而專靜純一,外而整齊嚴肅,敬之工夫也;出門如是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氣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篤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驗也。程子謂上下一于恭敬,則天地自位,萬物自育,氣無不和,四靈畢至,聰明睿智,皆由此出,以此事天饗帝,蓋謂敬則無美不備也。◆曾國藩:《曾國藩教子書》101、⊙山不礙路,路自通山。一(明)吳承恩《西游記》102、⊙生無一錐土,常有四海心。一(清)顧炎武《秋雨》103、⊙蓋有自受命治水之禹,承命教稼之稷,自然當任己饑己溺之事,救焚拯溺之憂,我輩安能代大匠斫哉!我輩惟是各親其親,各友其友。各自有親友,各自相告訴,各各盡心量力相救助。◆李贄:《焚書·答周柳塘》104、⊙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唐)元稹《菊花》105、⊙古者圣王為猛禽狡獸暴人害民,于是教民以兵行曰帶劍,為刺則入,擊則斷,旁擊而不折,此劍之利也。甲為衣,則輕且利,動則弁且從,此甲之利也。車為服重致遠,乘之則安,引之則利;安以不傷人,利以速至。◆此車三利也。古者圣王為大川廣谷之不可濟,于是利為舟輯,足以將之,則止。雖上者三公、諸侯至,舟楫不易,津人不飾。此舟之利也。◆墨翟:《墨子·節用中》106、⊙丈夫墮地自有萬里氣。釋義:男子漢立足于世需有遠大的志氣。——(金)元好問《解劍行》107、⊙賢者善人以人,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財。得十良馬,不若得一伯樂;得十良劍,不若得一歐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呂氏春秋·贊能》108、⊙論大功者不錄小過,舉大美者不疵細瑕。一(漢)班固《漢書·陳湯傳》109、⊙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如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魯迅:《魯迅全集》110、⊙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釋義:禍患常因小事不謹慎釀成;有膽有識聰明伶俐的人也往往被喜愛的人或事逼到困境。一(宋)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論》111、⊙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俟游,樂宴樂,損矣。”◆孔子:《論語·季氏第十六》112、⊙是謂寬乎形,徒居而致名。出善之言,為善之事,事成而顧反無名。能者無名,從事無事。◆管仲:《管子·白心第三十八》113、⊙不可以一時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亦不可以一時之失意而自墜其志。釋義:不要因為一時得意而驕傲自滿,也不要因為一時失意而喪失信心。——(明)馮夢龍《警世通言·鈍秀才一朝交泰》114、⊙自修之道,莫難于養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惡,而不能實用其力,以為善去惡,則謂之自欺。方寸之自欺與否,蓋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獨知之。故《大學》115、⊙天下之人,本與仁者一般,圣人不曾高,眾人不曾低,自不容有惡耳。所以有惡者,惡鄉愿之亂德,惡久假之不歸,名為好學而實不好學耳矣。若世間之人,圣人與仁人胡為而惡之哉!◆李贄:《焚書·復京中友朋》116、⊙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釋義:執政者在時,他的政治主張能實行;執政者死去,他的政治主張也就停止實行了。一《禮記·中庸》117、⊙減一分太短,增一分太長。不朱面若花,不粉肌如霜。◆白居易:《白居易集》118、⊙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釋義:海可枯,石可爛,但一對鴛鴦的心是不會改變的,它們生則雙飛,死則同死。——(金)元好問《西樓曲》119、⊙為政,通下情為急。——(明)薛瑄《薛子道論·下篇》勵志古語名言經典語錄【三】120、⊙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孔子:《論語·泰伯第八》12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諸葛亮:《誡子書》122、⊙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一《禮記·中庸》123、⊙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詩》124、⊙凡仁心之發,必一鼓作氣,盡吾力之所能為,稍有轉念,則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則計較多,而出納吝矣;私心生則好惡偏,而輕重乖矣。◆曾國藩:《曾國藩家書》125、⊙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一(宋)柳永《晝夜樂》126、⊙子謂竇威日:“既冠讀冠禮,將婚讀婚禮,居喪讀喪禮,既葬讀祭禮。朝廷讀賓禮,軍旅讀軍禮。故君子終身不違禮。”◆竇威日:“仲尼言,不學禮無以立,此之謂乎?”◆王通:《文中子中說·魏相篇》127、⊙匣里寶刀晝夜鳴。一(唐)高適《送渾將軍出塞》128、⊙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一(唐)李白《將進酒》129、⊙與人當寬,自處當嚴。釋義:與他人相處應當盡量寬容,自身處世應當盡量嚴謹。——(清)唐甄《潛書·取善》130、⊙有出人之志,蓋世之材。——(明)方孝孺《深慮論》131、⊙士君子之所能不能為:君子能為可貴。不能使人必貴己;能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是以不誘于譽,不恐于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側,夫是之謂誠君子。◆荀況:《荀子·非二十子》132、⊙前程萬里,全要各人自去努力。——(元)石君寶《曲江池》133、⊙聞謗而怒者,讒之由也。見譽而喜者,佞之媒也。絕由去媒,讒佞遠矣。◆王通:《文中子中說·魏相篇》134、⊙面歧路者有行迷之慮,仰高山者有飛天之志。釋義:面對歧路的人擔心走迷了路,仰視高山的人有飛上云天的志向。——《意林·物理論》135、⊙男兒不展風云志,空負天生八尺軀。——(明)馮夢龍《警世通言》136、⊙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五代·南唐)李煜《虞美人》137、⊙非其義,君子不輕其生;得其所,君子不愛其死。釋義:不符合道德標準,君子不看輕自己的生命;死得有價值,君子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唐)白居易《漢將李陵論》138、⊙子曰:“弟子人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孔子:《論語·學而第-》139、⊙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老子·第八十章》140、⊙父母有疾,冠者不櫛,行不翔,言不惰,琴琴不御,食肉不至度味,飲酒不至變貌,笑不至矧,怒不至詈。疾止復故。有憂者側席而坐,有喪者專席而坐。◆戴圣:《禮記第一·曲禮上》141、⊙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釋義:最使人悲痛的是朋友的離別,最使人高興的是又認識了新知己。——(戰國·楚)屈原《九歌》142、⊙關尹子曰:“好仁者,多夢松柏桃李;好義者,多夢兵刀金鐵;好禮者,多夢簋簋籩豆;好智者,多夢江湖川澤;好信者,多夢山岳原野。役于五行,未有然者。”◆關尹:《關尹子·六匕篇》143、⊙撥亂反正,以寧天下。——(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顯宗孝明帝紀》144、⊙譎莫譎于魏武,奸莫奸于司馬宣王。自今觀之,魏武狡詐百出,雖其所心腹之人不吝假睡以要除之;而司馬宣王竟奪其頷下之珠,不必遭其睡也。故曹公之好殺也已極,而魏之子孫即反噬于司馬。司馬之嚙曹也亦可謂無遺留矣,而司馬氏之子孫又即啖食于犬羊之群。青衣行酒,徒跣執蓋,身為天子,反奴虜于鮮卑,戮辱于厥廷之下也。一何慘毒酷烈,令人反袂掩面,含羞而不忍見之歟!然則天之報施善人竟何如哉?吾是以知天之報施果不爽也;吾又以知譎之無益,奸之受禍也。故作《譎奸論》以垂鑒焉。◆李贄:《續焚書·譎奸論》145、⊙心之官則思,一息不思,則官失其職,故人無思而無乎不思。絕無所為,思慮未起之時,惟物感相乘而心為之動,則思為物化,一點精明之氣,不能自主,遂為憧憧往來之思矣,如官犯賊,乃溺職也。◆黃宗羲:《黃宗羲全集·子劉子學言》146、⊙天地鬼神之道,皆惡滿盈。謙虛沖損,可以免害,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塞饑乏耳。形骸之內,尚不得奢靡。己身之外,而欲窮驕泰邪?周穆王、秦始皇、漢武帝,富有四海,貴為天子。不知紀極,猶自敗累,況士庶乎?常以二十口家,奴婢盛多,不可出二十人,良田十頃,堂室才避風雨,車馬僅代杖策,蓄財數萬,以擬吉兇急速,不啻此者,以義散之,不至此者,勿非道求之。◆顏之推:《顏氏家訓·止足》147、⊙亂政亟行,所以敗也。釋義:多次施行使國家混亂的政治措施,國家因此敗亡。——《左傳·隱公五年》148、⊙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孔子:《論語·季氏第十六》149、⊙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釋義:雖然在取得上級信任方面有辦法,卻不能取信于朋友,最終也不會得到上級的信任。一《禮記·中庸》150、⊙先王之于論也極之矣,故義者百事之始也,萬利之本也,中智之所不及也。不及則不知,不知趨利。趨利固不可必也,公孫鞅、鄭平、續經、公孫竭是已。以義動則無曠事矣。◆《呂氏春秋·無義》151、⊙為人皆須具有氣節,當言則言,當行則行,持正不阿,方可無愧。氣節非可猝辦,必須養之于平日。惟寒微時即與正士益友以名節廉恥互相激發,則積久而益堅定矣。◆張之洞:《張文襄公全集·輶軒語》152、⊙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一(唐)李商隱《無題》153、⊙國家之敗,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寵賂章也。釋義:國家的衰敗,是由于官吏們的作風不正;官吏沒有德行,專寵和賄賂就會公開盛行。——《左傳·桓公二年》154、⊙以言取人,人飾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逸周書·芮良夫》155、⊙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唐)李白《擬古》156、⊙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惰。◆韓愈:《韓昌黎文集·進學解》157、⊙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唐)杜甫《羌村》158、⊙誠有善無有哉?今俗之所為與其所樂,吾又未知樂之果樂邪?果不樂邪?吾觀夫俗之所樂,舉群趣者,羥羥然如將不得已,而皆日樂者,吾未之樂也,亦未之不樂也。果有樂無有哉?◆吾以無為誠樂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日:“至樂無樂,至譽無譽。”◆莊周:《莊子·至樂》159、⊙橫渠云:“心統性情。”蓋好善而惡惡,情也;而其所以好善而惡惡,性之節也。且如見惡而怒,見善而喜,這便是情之所發。至于喜其所當喜,而喜不過;怒其所當怒,而怒不遷;以至哀樂愛惡欲皆能中節而無過,便是性。◆朱熹:《朱子語類·張子之書一》160、⊙百心不可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釋義:如果你用變幻莫測的心對待別人,那你就連一個知心人都得不到;要是以不變的誠心去待人,你就會得到眾多的朋友。——(唐)馬總《意林》161、⊙天下之勢有強弱,圣人審其勢而應之以權。釋義:天下的形勢變化無常,圣人要觀察形勢以機變的辦法來應付其發展、變化。——(宋)蘇洵《審勢》162、⊙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一《荀子·榮辱》163、⊙富非圣所卻,貧乃士之常,華屋非不美,環堵庸何傷?多方戒舞智,善閉靡不彰。舞智向愚者,弄偶于偶場,偶自不知弄,爾弄何所償?舞智向智者,譬以光照光,彼光不受照,爾照何由抱?舞智兩不售,不舞兩不妨,請君聽予言,作善降百祥。◆徐謂:《徐謂集·戒舞智》164、⊙聽之術,日:勿望而距,勿望而許。許之則失守,距之則閉塞。高山,仰之不可極也;深淵,度之不可測也。神明之德,正靜其極也。◆管仲:《管子·九守第五十五》165、⊙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必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于物格。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曾子:《大學》166、⊙世事蹉跎成白首。一(唐)王維《老將行》167、⊙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釋義:只要堅持不懈,堅硬的金屬和玉石也可以雕刻出花飾來。比喻再難的事,只要不懈努力就能成功。一《荀子·勸學》168、⊙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釋義:圣明賢哲的人始終不妄自尊大,所以能夠成為偉大的人物。一《老子》169、⊙得道之人,貴為天子而不驕倨,富有天下而不騁夸,卑為布衣而不瘁攝,貧無衣食而不憂攝,狠乎其誠自有也,覺乎其不疑有以也,桀乎其必不渝移也,循乎其與陰陽化也,匆匆乎其心之堅固也,空空乎其不為巧故也,迷乎其志氣之遠也,昏乎其深而不測也,確乎其節之不庳也,就就乎其不肯自是,鵠乎其羞用智慮也,假乎其輕俗誹譽也,以天為法,以德為行,以道為宗,與物變化而無所終窮,精充天地而不竭,神覆宇宙而無望,莫知其始,莫知其終,莫知其門,莫知其端,莫知其源,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此之謂至貴。◆《呂氏春秋·下賢》170、⊙仁者,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惡人之有禍也,生心之所不能已也,非求其報也。◆韓非:《韓非子·解老》171、⊙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釋義:不故意挑剔別人的差錯,不苛察隱微的事情。——《韓非子·大體》172、⊙彭輕生子曰:“往者可知,來者不可知。”子墨子曰:“籍設而親在百里之外,則遇難焉,期以一日也,及之則生,不及則死。今有固車良馬于此,又有奴馬四隅之輪于此,使子擇焉,子將何乘?”對日:“乘良馬固車,可以速至。”子墨子曰:“焉在矣來!”◆墨翟:《墨子·魯問》173、⊙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釋義:治理國家的主要原則是公平正直。——(唐)吳就《貞觀政要·公平》174、⊙追求與理想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論語·為政第二》175、⊙胸中無事,胸中有事,孰是孰非,驟難辨異。最上當如,壺公玉壺:日月則有,晦昧全無。◆劉熙載:《劉熙載論藝六種·胸中贊》176、⊙且夫生入也,而使其耳可以聞,不學,其聞不若聾;使其目可以見,不學,其見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學,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學,其知不若狂。故凡學,非能益也,達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敗之,是謂善學。◆《呂氏春秋·尊師》177、⊙吾人固不可不有一種普遍職業,以應利用厚生的需要,而于工作的余暇,又不可不讀文學,聽音樂,參加美術館,以謀知識與感情的調和。這樣,才算是認識了人生和價值了。◆蔡元培:《蔡元培美學文選》178、⊙有志尚者,遂能磨礪以就素業。釋義:志向遠大者,能磨煉自己,實現志愿。——(北朝·齊)顏之推《顏氏家訓》179、⊙治天下之要,存乎除奸;除奸之要,存乎治官;治官之要,存乎治道。釋義:治理天下的關鍵,在于除掉奸邪;除掉奸邪的關鍵,在于治理官員;治理官員的關鍵,在于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規。——《呂氏春秋·知度》凡為天下、治國家,必務本而后末。所謂本者,非耕耘種殖之謂,務其人也。釋義:凡是統治天下、治理國家,必先致力于根本,而把根本的放在后面。所謂根本,不是說的耕耘種植,而是致力于人事。——《呂氏春秋·孝行》180、⊙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唐)杜甫《登高》181、⊙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釋義:真正聰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真正有口才的人看起來好像不善言辭。一《老子》182、⊙為善而欲自高勝人,施恩而欲要名結好,修業而欲驚世駭俗,植節而欲標異見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荊棘,最易夾帶,最難拔除者也。須是滌盡渣滓,斬絕萌芽,才見本來真體。◆為惡而畏人知,惡中猶有善路;為善而急人知,善處即是惡根。◆洪應明:《菜根譚》183、⊙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士不知恥,為國之大恥。◆龔自珍:《龔自珍全集·明良論二》184、⊙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釋義:表面剛強,內心怯懦,就像小人,外表雖然持正,內里卻常有穿壁逾墻盜竊之心。——《論語·陽貨》185、⊙名之與實,猶形之與影也。德藝周厚,則名必善焉;容色姝麗,則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猶貌甚惡而責妍影于鏡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土竊名。忘名者,體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懼榮觀之不顯,非所以讓名也;竊名者,厚貌深奸,干浮華之虛稱,非所以得名也。◆顏之推:《顏氏家訓·名實》186、⊙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一(清)曹雪芹《紅樓夢》187、⊙顧長康從會嵇還,人間山川之美,顧云:“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篇》188、⊙既以與人,己愈有。◆莊周:《莊子·田子方》189、⊙人才難得而易失,人主不可不知之。——(清)梁佩蘭《金臺吟》190、⊙“流于惡”,“流”字有病,是將謂源善而流惡,或上流善而下流惡矣。不知源善者流亦善,上流無惡者下流亦無惡,其所為惡者,乃是他途歧路別有點染。譬如水出泉,若皆行石路,雖自西海達于東海,絕不加濁,其有濁者,乃虧土染之,不可謂水本清而流濁也。知濁者為土所染,非水之氣質,則知惡者是外物染乎性,非人之氣質矣。◆顏元:《存性編》191、⊙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192、⊙一雙璞玉稟天和,遠向東州就琢磨。◆待得永無痕鋟相,莫言功用不須多。◆葉適:《葉適集·送黃嚴二秀才》193、⊙知至則當至之,知終則當遂終之,須以知為本。知之深,則行之必至,無有知之而不能行者。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淺。饑而不食烏喙,人不蹈水火,只是知。人為不善,只為不知。知至而至之,知幾之事,故可與幾。知終而終之,故可與存義。知至是致知,博學、明辨、審問、慎思、皆致知,知至之事,篤行便是終之。如始條理,終條理,因其始條理,故能終條理,猶知至即能終之。◆程頤、程顥:《二程集·遺書》194、⊙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一(明)吳承恩《西游記》195、⊙善為天下者,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一(漢)班固《漢書·食貨志》196、⊙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孔子:《論語·述而第七》197、⊙言不茍出,行不茍為,擇善而后從事焉。——(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198、⊙君無術,則弊于上;臣無法,則亂于下。——《韓非子·定法》199、⊙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唐)韓愈《雜說四首》200、⊙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孔子:《論語·季氏第十六》

朝夕網 m.kgnhyy.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TAG:卸妝
閱讀:4197
擴展閱讀:
廣告 330*360

推薦歷史

Recommend article

熱門歷史

HOT NEWS
  • 日榜
  • 周榜
朝夕網自媒體slag truck 聯系方式:2228454400@qq.com | Copyright © 2020-2025 m.kgnhyy.cn. 朝夕網 版權所有 |
二維碼
意見反饋 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级中文字幕 | 美女黄频网站 | 亚洲高清在线观看看片 | 国产亚洲亚洲精品777 | 在线播放国产真实女同事 | 在线播放第一页 | 插美女网站 |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 | 国产亚洲欧洲精品 | 宫女淫春 | 日韩欧美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国产午夜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的三级毛片 | 亚洲国产二区三区 |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久久 |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欧在线一线 |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最新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地址 | 九九九九九九精品免费 | 一个人看的日本免费视频 | 亚洲国产字幕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 亚洲毛片在线看 | 久久伊人男人的天堂网站 | 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 欧美亚洲日本在线 | 台湾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一级片免费 |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 | 色综合色狠狠天天久久婷婷基地 |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免费看视频 | 一级女性全黄久久生活片 | 老司机精品福利视频 | 亚洲第一影院 |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