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反芻動物 反芻動物有哪些(牛/羊/鹿/駱駝)
反芻動物一般都是食草動物,比如牛、羊之類的,它們一般咀嚼食物較快,還沒有完全消化就已經進入胃里。反芻動物的胃一般會有四個部分,分工不同,當草料進入胃里,經過胃液的浸泡后,再反芻到嘴里,再次咀嚼,然后在吃下去,對于人來說是非常惡心的。
一、駱駝
駱駝極能忍饑耐渴,反芻動物駱駝可以在沒有水的條件下生存3周,沒有食物可生存一個月之久。由于它們鼻內有很多極細而曲折的管道,平時管道被液體濕潤著,當體內缺水時,管道立即停止分泌液體,使它吸收呼出的水分而不致散失體外,在吸氣時,硬皮內的水分又可被送回體內。水分如此在體內反復循環被利用,故能耐渴。
駱駝鼻孔能開閉,足有肉墊厚皮,適合在沙漠中行走,背有肉峰,內蓄脂肪。駱駝胃分3室(缺少瓣胃),是反芻動物。第一胃室有20~30個水脬,可以貯水,紅血球可以大幅膨脹吸水來貯水,所以耐饑渴,可以多日不吃不喝,一旦遇到水草,可以大量飲水貯存。
二、牛
牛是素食動物,且食物范圍很廣,最喜歡吃青草,還喜歡吃一些綠色植物(或果實)。牛吃飽后會停止進食,但還會不住的反芻。為了貯存草料、躲避敵害,反芻動物的胃在進化中形成了4個室:即瘤胃、蜂巢胃、瓣胃和腺胃,還具有“反芻”的習性,使食物能夠得到更好地消化和吸收。
當牛吃完草料后或臥地休息時,人們會看到牛嘴不停地咀嚼成食團,重新吞咽下去,每次約需1~2分鐘,牛每天大約需要6~8小時進行反芻。反芻動物能使大量飼草變細、變軟,較快地通過瘤胃到后面的消化道中去,這樣使牛能采食更多的草料。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