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電視機 并不是電子產品(如何操作呢)
隨著現代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電子產業(yè)的發(fā)展也是不斷與時俱進。現在的電視機都是液晶大屏,給人以舒適的觀看環(huán)境。那么,有多少人知道世界上最早的電視機是什么時候發(fā)明的,又是誰發(fā)明的呢?想知道就往下面看看吧!
世界上最早的電視機
1925年,貧困潦倒的英國人約翰·貝爾德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電視機,那時電視框架是用搪瓷盆作成,而電線則是臨時拼湊亂糟糟的蜘蛛網般的東西,造價僅幾美元。其工作原理和早期的相機一樣,只能用機械掃描攝取圖像。換句話說,世界上最早的電視并不是電子產品。
約翰貝德(1888-1946),小時候很愛科學,喜歡動腦筋。長大后,他經過長期努力制成了第一臺電視機。在1941年他又研究出了彩色電視機。上世紀初期,無線電技術廣泛運用于通訊和廣播以后。人們希望有一種能夠傳播“現場實況”的電視機。世界上許多科學家都在著手研究。
1906年,18歲的英國青年貝爾德雄心勃勃,開始研究電視機。貝爾德家境貧寒,沒錢購置研究器材,只得就地取材,把一只盥洗盆與從舊貨攤覓來的茶葉箱相連,作為實驗的基礎設備。箱子上安放著一臺舊馬達,用它來轉動“掃描圓盤”。這掃描圓盤是用馬糞紙做成的,四周戳著一個個小孔,可以把場景分成許多明暗程度不同的小光點發(fā)射出去。這樣,一臺最原始的、只值幾英鎊的電視機便問世了。
經過18年夜以繼日的努力,他終于看到了勝利的曙光。1924年春天,他把一朵“十字花”發(fā)射到3米遠的屏幕上,雖然圖像忽隱忽現、十分不穩(wěn)定,但是,它卻是世界上第一套電視發(fā)射機和接收器。接著,他想到應該把圖像發(fā)射得遠一點、清晰一點。他把幾百節(jié)干電池串聯起來,使電壓達到了兩千伏,這樣,馬達就會轉動得更快,使“掃描”圖像的速度加快,以達到理想的效果。世界之最 m.kgnhyy.cn原創(chuàng)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可是,他在操作時太大意了,不當心左手觸到了一根裸露的電線上。他只覺得渾身一麻,就被彈了出去,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幸虧被人及時發(fā)現,對他進行了搶救,貝爾德才大難不死。第二天,倫敦《每日快報》用“發(fā)明家觸電倒地”的大標題報道了他觸電的新聞,也介紹了他不懈努力研究的情況。
在這之后,貝爾德的實驗毫無進展,甚至連吃飯都成了問題,更無錢付房租,他只得把設備上的一些零件賣掉,換錢糊口。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斷探索并在親友的資助下,1925年10月2日,貝爾德的實驗有了突破,他將一個人的圖像發(fā)射到了屏幕上,而且十分逼真,眼睛、嘴巴甚至眉毛和頭發(fā)都清晰可見。一架有實用意義的電視機宣告誕生了。1941年,貝爾德又研究成功了彩色電視機,可是,當英國廣播公司1946年6月第一次播送彩色電視節(jié)目時,他沒能看到,不久,他便與世長辭了。
他的發(fā)明成功后,申請在英國開創(chuàng)電視廣播事業(yè),英國廣播公司不愿意,后經議會決定才獲準。1936年秋天,英國廣播公司開始在倫敦播放電視節(jié)目。他發(fā)明的第一架電視機,現被陳列在英國南肯辛頓科學博物館中。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fā)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