綾羅綢緞分別是指那些材料
綾、羅、綢、緞、錦、絹,都是“織出來”的料子。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在于紡織時,經緯線的交疊關系不同,從而出現觸感、光澤度等的不同。
綾
指斜紋組織的絲織物,面料上會有明顯的斜線紋路。質地輕薄,柔軟。今天常用來裝裱書畫。
所謂斜紋組織,指的是經緯連成斜線的組織。斜紋組織的經緯交織點少,所以耐用度稍低,光澤度和彈性較高。
斜紋組織還有“浮長線”的概念,所謂浮長線,指的是一根經/緯紗浮在相鄰的幾根緯/經紗上面。
綾產于漢代以前,盛于唐、宋,在明清時期緞興盛之后,綾作為衣料漸漸式微。
羅
采用條形絞經羅組織的絲織物,表面具有紗空眼。質地輕薄、通風透涼,適于制作夏季服飾。
怎么理解這種組織呢?一般來說,織物的經線都是平行排列的。而羅就不同了,在織造時,經紗會不停地抬升再下沉。
經線不是相互平行而是互相絞纏的,緯線再從相絞的經線中穿過,這樣就使得經緯較為稀疏、通透。
綢
絲織物的一個大類。指的是采用基本組織,或混用變化組織,或者說不具備其他類織物特征的絲織物。中厚型,質地緊密。
綢出現于西漢,明清以來成為絲織品的泛稱,現在習慣上把“綢緞”連起來作為絲織物的總稱。其中較輕薄的綢可做襯衣和裙,較厚重的可做外套和褲子。
緞
是緞紋組織的絲織品。光亮柔順、華麗脆弱。一般來說,最光亮順滑易勾絲的那個就是緞,因為緞紋組織的浮長線是最長的。
緞紋組織的浮長線越長,也就意味著經緯交織的頻率越低,光澤度就會越好。但同時也意味著織物更加脆弱,因為暴露在外的紗線無法被保護。
緞應該是在宋以后才出現。緞出現后,漸漸代替了綾的歷史地位。直到今天,在正式場合的禮服也會選用緞作為衣料。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