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滇國到底有多大
從空間上講,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對于古滇國疆域的界定是有史以來最早、也應該是最可信的:“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以什數,滇最大;同滇以北君以什數,邛都最大。此皆椎髻、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師以東,北至葉榆、名為嵩、昆明,皆編發,隨畜遷徙,毋長處,毋君長,地方可數千里。”
這段記載說明,彼時滇國的東部為夜郎國,北部有邛都國,西部有以洱海區域為中心的昆明國。滇國區域在云南的中部和東部,以滇池區域為中心,連接陽宗海、撫仙湖、星云湖、杞麓湖片區,是一個古代“五湖”生態聚落群。而一些地質資料表明,大約在320萬年前,撫仙湖湖面比現在高100至140米。這也許可以推測,“五湖”原來很可能是連在一起的一個整體。古滇國的先民后來就在其周邊繁衍生息。
那么,古代滇國比較合乎實際的統治范圍究竟有多大呢?綜合多種說法,再結合文獻的記載,學術界比較一致的意見認為,滇國的領土主要位于滇池周圍,東至石林、瀘西一帶;北達會澤、昭通等地;南抵新平、元江及個舊一帶;西到安寧及其附近地區——即一個東西寬約150公里,南北長約400公里的區域。
北界:未超出昭通地界
首先,“從曲靖珠街八塔臺和東川普車河墓地出土的大量青銅器均屬滇文化這一特征來看,滇國的北界肯定在曲靖、東川以北的會澤、昭通一帶。”晉寧縣方志辦主任吳永華吳永華介紹,今天的昭通地區,在戰國至西漢時期為多種文化匯集地,滇文化遺物不僅延伸到這一地區,甚至在昭通以西的四川會理、會東及以東的貴州威寧、畢節等地也有零星的滇國青銅器出土。當然,作為一種整體文化的走向,滇文化的北似乎并未超出今昭通市及其附近地區,因為在距昭通以北不遠的灑漁壩營盤墓地,以及綏江縣回頭灣等地已出土過不少“巴蜀式”青銅器,滇國勢力已無法延伸到更北的地區。
東界:石林瀘西是邊緣
在距離晉城鎮僅十余公里、西南距李家山三十余公里的澄江,其境內如木瓜山、金蓮山等地都出土了不少兩漢時期的青銅文物和漢晉古墓葬,其中青銅文物屬石寨山、李家山滇文化類型,主要為農具、兵器及日常青銅飾物、貝幣、五銖錢、大泉五十、大布黃千錢幣等,且以零星出土居多,而象征政權財富的禮器、銅鼓、貯貝器等器物極為罕見。據此,可以初步判斷當時澄江的居民是隸屬于古滇國政權的一個群體。而在澄江以東地區的石林或瀘西一帶,相同類型的古滇青銅文物就很少被發現,這說明該地區即是古滇國、甚至是古滇文化的東部邊緣。
此外,澄江至今猶存的許多古滇民族文化流風余緒也足以證明其與古滇國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現在撫仙湖沿岸漁民使用的大腹、兩頭尖翹的木船(俗稱豆角船和小勾船),與李家山青銅貯貝器上雕鑄的古滇人競渡船樣貌差不多;現今沿湖漁民煮魚的銅鍋,如同《魏書·僚傳》所載僚人使用的寬口、大腹的銅釜的摹本,這些都可以認為是古代移民的孑遺;在陽宗壩子,老年婦女們梳一種奇特的、像杵一樣的發型,俗稱“髻子高髻”,與古滇婦女“銀錠髻”似曾相識;陽宗婦女用一種網狀飾物系腰,這在其他地方很少看到,可能也與上古越人在溪流捕魚的習俗有關(至今新平元江傣族婦女仍以捕魚為業)。
西界:硝煙四起的戰場
距晉寧石寨山約70公里的安寧太極山古墓群,出土了包括梯形銅斧、一字形格銅劍、尖葉形銅鋤、動物紋扣飾、蛙式銅矛戟寬邊銅鐲等在內的,與石寨山滇王墓地完全相同的青銅器,這些器物都是滇池區域常見的滇文化遺物。然而,就在太極山以西的祿豐縣黑井、瑯井等地,出土的青銅器無論是器形,還是紋飾都與滇文化遺物差別很大,“比如說,銅斧為半圓形雙肩,銅劍的柄部飾螺旋紋,劍格處有凸起的山字紋,銅鋤作‘凹’字形等,這顯然不是同一文化類型的青銅器。”吳永華認為,在同一時代發現了兩種不同風格的青銅器,只能說明其是不同民族創造的不同文化。
此外,根據《史記·西南夷列傳》的記載,滇國以西為“昆明”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其分布“可數千里”。史稱他們“善寇盜”,經常和滇國發生戰斗,晉寧石寨山青銅器上就有滇國將士和“昆明人”打仗的圖像。他們還“輒殺略漢使”,阻擋張騫尋求云南通往緬甸、印度的商道,西漢王朝對他們也無可奈何。此外,根據史書記載的氐羌部族東進及滇以及氐羌人頻繁的戰爭也可以推斷,安寧以西已經是氐羌人的活動區域了,而至祿豐一線,因盛產鹽,應屬滇人至關緊要的生命線,滇人一定傾全力保衛這一地區,所以應是滇羌征戰最劇烈、最頻繁的前線。
南界:越往南越稀少的文化遺物
滇國的南界,則可能在今新平、元江至個舊一線。1976年至1989年,云南考古工作者在新平縣漠灑發現了柳葉形銅矛和玉璧形石鐲,與之前發現的滇文化遺物十分相似;而元江縣北甘莊干壩農場出土的“羽人船紋”銅鼓,則屬于典型的“石寨山類型”;個舊市石榴壩、黑馬井出土的青銅器,也多為滇文化遺物。然而,元江縣及個舊市以南地區出土的青銅器則是另一種情況。如元江洼垤、羅垤、阿邑都,除幾件梯形銅斧和無格扁平柄劍等與滇文化器物相似外,其余如靴型銅斧、三角形銅叉、人頭紋銅矛等青銅器,在滇池區域從未被發現過。至今,個舊市以南金平、紅河兩地出土的青銅器,大多與元江縣南部的靴型銅斧相同,滇文化遺物在這一帶已經是“鳳毛麟角”了。
朝夕網 m.kgnhyy.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