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劉恒生平簡介
漢文帝劉恒(前203年-前157年7月6日),西漢第五位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漢高帝劉邦第四子,漢惠帝劉盈異母弟,母為薄姬。
漢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劉恒被封為代王。寬容平和,仁厚低調(diào)。漢高祖去世后,呂后監(jiān)國專權,漢惠帝英年早逝,諸呂掌握朝中大權。呂后去世后,太尉周勃聯(lián)合丞相陳平等人粉碎諸呂勢力,迎立代王劉恒進京稱帝,史稱漢文帝。
即位之后,穩(wěn)固帝位,勵精圖治,興修水利,厲行樸素,廢除肉刑,實現(xiàn)國家強盛安樂,百姓富裕小康,開啟“文景之治”的發(fā)端。謹慎對待諸侯國勢力過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問題。對待諸侯王,采用以德服人、以武平亂的態(tài)度。對待匈奴,采用和親止戰(zhàn)的方式,營造安定團結(jié)、休養(yǎng)生息的政治局面。
后元七年(前157年),駕崩于未央宮,廟號太宗,謚號孝文皇帝,葬于霸陵。漢文帝曾經(jīng)親自為母親薄氏嘗藥,深具孝心,是《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主角。生平簡介
漢文帝(前202年~前157年)名劉恒,是漢朝的第三代皇帝,高祖劉邦第三子,漢惠帝劉盈弟,母薄姬,初被立為代王,建都晉陽。惠帝死后,呂后立非正統(tǒng)的少帝。呂后死,呂產(chǎn)、呂祿企圖發(fā)動政變奪取帝位。前180~前157年在位。高祖中子。
劉恒在周勃、陳平支持下誅滅了諸呂勢力,登上皇帝寶座,是為文帝,在位23年,與漢景帝并列為“文景之治”。漢文帝在位期間,是漢朝從國家初定走向繁榮昌盛的過渡時期。他繼續(xù)執(zhí)行與民休息和輕徭薄賦的政策。
他兩次把田租減為三十稅一,甚至12年免收全國田賦,大大減輕了農(nóng)民的負擔。他還親自耕作,做天下之表率,對當時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迅速恢復與發(fā)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他逐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當時各諸侯王掌握著封國內(nèi)的政治、經(jīng)濟大權,對國家的統(tǒng)一和中央政權的鞏固形成了嚴重威脅。
漢文帝先后粉碎了劉興居和劉長的謀反,又接受賈誼提出的分割大的諸侯王的建議,維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他還妥善處理好漢朝同南越和匈奴的關系,對南越王趙佗實行安撫政策,對匈奴繼續(xù)實行和親政策的同時,加強了邊防的力量。匈奴曾三次侵犯漢境,都被他及時派兵還擊,趕出了塞外。
漢文帝在高祖的基礎上,進一步廢除了肉刑和誹謗妖言罪等一些嚴刑苛法。他實行平獄緩刑、約法省禁的政策,并帶頭執(zhí)行法制判決,作為一個封建國君,這是難能可貴的。他知人善任,虛心納諫,提拔重用了賈誼、晁錯、張釋之、周亞夫等人才,開創(chuàng)了文景盛世的繁榮局面。他節(jié)儉敦樸,嚴于律己,在封建帝王中是做得比較好的。在位期間,宮室、苑圃、車騎、服御很少增添。
有一次他想修筑一座露臺,一算需花費黃金100斤,相當于中等人家l0戶的家產(chǎn),就作罷了。他反對厚葬,其墳修在長安附近的灞水旁邊,稱做灞陵。修筑時順著山陵形勢挖掘洞穴,不再加高,陪葬品全用陶器,不準用金銀等貴重金屬。
他還主張死后把夫人以下的宮女遣送回家,讓她們改嫁。漢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病死于長安未央宮,廟號為太宗,謚文帝。其子劉啟繼位,即景帝。歷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的統(tǒng)治時期稱為“文景之治”。
文帝劉恒入京,僅帶宋昌,張武等六人。漢文帝下決心要盡快整合皇權體制,以恢復和加強國家政權的運轉(zhuǎn)能力。軍權是最大的權,文帝深諳此道,所以在他進入未央宮的當天夜里,就命宋昌為衛(wèi)將軍,鎮(zhèn)撫南北二軍;命張武為郎中令,巡察保衛(wèi)宮中。有司衙門分別誅殺后少帝及其三個弟弟于他們的府第里。
文帝回到前殿,連夜頒布詔令,大赦天下。文帝知道自己在漢廷并無雄厚的政治基礎,有的宗室認為他是“摘桃派”,僅僅是依靠一批老臣的擁戴而登位的,他所面臨的是不斷壯大和日益驕橫的諸侯王勢力,所以他首要的任務是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來鞏固皇權。漢文帝即位之后,首先封賜誅殺諸呂有功之臣。
文帝前元年(前179)十月,封周勃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灌嬰為太尉,組成新的漢廷中央。隨劉恒入朝的官員,有的官至列卿。除了保留舊有的諸侯王之外,又立一批新的諸侯王。童年十二月,立原趙幽王劉友之子劉遂為趙王;徙封原瑯邪王劉澤為燕王。后來,又立劉遂之第劉強為河南王;朱虛侯劉章為城陽王;立皇子劉武為代王,又徙封為淮陽王,后徙封為梁王;封劉參為太原王。
同年正月,即劉恒即位三個月后,根據(jù)群臣的建議,文帝立長子劉啟為太子。這樣,自漢高祖以來,預立太子就成為漢家的定制。
三月,立竇氏為皇后。由于漢王朝大力推行無為政治,對諸侯王勢力的惡性發(fā)展,起了催化作用。諸侯做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必然使劉氏宗師內(nèi)部在皇權和王權的分割問題上產(chǎn)生了尖銳的矛盾,這個矛盾從文帝即位后就開始激化了。
文帝三年(前177),濟北王劉興居叛亂,首開王國武裝反抗?jié)h廷之先例。文帝派兵鎮(zhèn)壓,叛軍頃刻瓦解,劉興居被俘后自殺。只過了三年,淮南王劉長又舉起了叛旗。但尚未行動,即被朝廷發(fā)覺。文帝派人傳訊劉長入京,罷去他的封號,將他發(fā)配蜀郡。途中,劉長絕食而死。
朝夕網(wǎng) m.kgnhyy.cn原創(chuàng)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fā)表,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