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奇男子擴廓帖木兒(王保保):有郭子儀之忠心奈何獨木難支
1373年,地點雁門關,徐達率兵出擊,王保保再次戰敗,不由感嘆:“縱有郭子儀之忠心,無奈大廈將傾,獨木難支”。王保保率兵返回漠北草原,不久病逝,一代“奇男子”落幕。
一、繼承父親基業,橫掃中原
擴廓帖木兒,漢名王保保,影視劇中“趙敏”的哥哥,張無忌的大舅哥,驍勇善戰。1352年,察罕帖木兒在河南招募士兵,剿滅紅巾軍,王保保追隨父親征戰,屢立戰功,最后平定紅巾軍,攻克開封。
1362年,察罕帖木兒輕信紅巾軍“降將”田豐、王士誠,前往大營赴宴,被刺死。察罕帖木兒被殺,元朝失去了中興的希望,朱元璋直言:“從此天下無人矣”。此后,朱元璋得以全力對付陳友諒、張士誠,鞏固江南基地。
1362年11月,王保保出兵山東,奪取益都,處死田豐、王士誠,并將其心臟剖出,祭祀父親。接下來,王保保橫掃中原各路紅巾軍余部,實力大為增強,是元朝的頂梁柱。
二、擁戴元朝,愿意做郭子儀
王保保實力強大,但資歷不夠,中原各路元軍都不服管教,彼此相互攻殺。孛羅帖木兒、李思齊、張良弼、孔興、脫伯烈等經常出兵攻打王保保,但大多數都戰敗,狼狽不堪。
各路諸侯混戰,元朝皇室內部也差不多。元順帝與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奇皇后相互爭奪權力,并各自聯合地方諸侯。1364年,皇太子下令王保保出兵攻打孛羅帖木兒。結果,孛羅帖木兒先發制人攻打燕京,皇太子出逃。
皇太子跑到王保保軍營,表示想效仿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故事,自立為帝,尊元順帝為太上皇,遭王保保反對。擊敗孛羅帖木兒后,王保保護送皇太子回京。途中,奇皇后會見王保保,讓他支持皇太子,奪取皇位。王保保以汾陽王“郭子儀”自詡,表示擁戴朝廷,不會做出叛逆之舉。抵達燕京三十里時,王保保率兵返回太原,奇皇后很無奈。
三、與明軍廝殺,無奈對手太強悍
元末中原混戰,諸侯崛起,但王保保的心中還是有朝廷。王保保看來,中興唐朝的汾陽王郭子儀是自己的追求。如此,即便是后來元順帝、皇太子對自己多加防備,甚至下令各地諸侯討伐自己,王保保還是對朝廷忠誠。
1368年初,王保保擊敗各路對手,李思齊等退守關中。此時,徐達、常遇春的25萬大軍已經抵達燕京郊外,局勢岌岌可危。元順帝下令勤王,王保保還沒出征,燕京陷落,元順帝逃走。
接著,徐達、常遇春出兵西征,王保保在韓店兩次擊敗徐達的前鋒大將湯和,明軍陣亡數千人,讓元順帝看到了希望。可惜,太原之戰、沈兒峪之戰,這兩次關鍵決戰,王保保被徐達擊敗,損失15萬兵馬,元氣大傷。這兩次會戰,王保保已經盡力了,無奈徐達等人太強悍,他沒有勝算。
四、漠北草原,扳回一局,卻改變不了什么
沈兒峪之戰后,王保保元氣大傷,不敢繼續在長城沿線逗留,而是返回漠北草原,與元昭宗在和林呆著。但是,王保保能力強悍,很快就訓練出一支騎兵,且得到漠北各部的支持,元昭宗又有了恢復祖宗基業的打算。
1372年,明軍15萬大軍分三路北伐,想一舉滅了元朝。徐達率5萬兵馬從雁門關出征,以藍玉為前鋒大將,兩次擊敗王保保。明軍前鋒深入漠北,王保保誘敵深入,以10萬兵馬反擊,戰況激烈。此時,徐達收攏士兵,結寨自保,然后撤兵南下,主要將領并未受損,但馬匹死傷很多。
漠北之戰,王保保擊敗徐達,卻不能改變什么,明軍主力還是安全返回雁門關。即便遭遇伏擊,徐達臨危不懼,王保保也沒壓倒性的優勢。明軍撤退,王保保一路追隨,卻找不到戰機,只好“目送”明軍離開。不過,元朝保住了命脈,避免被全殲的命運。
五、明軍繼續出擊,王保保力不從心
三路北伐,中路失利,東路殺傷相當,西路獲勝,明軍損失也不小。大量戰馬死傷,朱元璋相當理性,沒有持續出兵漠北,但該有的征討還是少不了。元昭宗則以為“振興”的機會來了,讓王保保率兵南下,結果在雁門關外被徐達擊敗。
雁門關之戰,王保保戰敗,損失卻不大,因為他并未全力以赴。王保保是個明白人,想要擊敗明軍,尤其是在長城附近跟徐達決戰,只能是死路一條。攻打雁門,只是為了應付朝廷需要而已。既然打不贏,王保保也沒必要拼上家當,回到漠北算了。
1373年,李文忠從燕京出征,在山西擊敗蒙古軍。1374年,明軍分路出塞,抵達白登山,俘虜蒙古騎兵數萬,擒拿魯王一家。此外,1373年、1376年,傅友德又兩次出征草原,還生擒伯顏帖木兒,威震邊陲。明軍的這些行動,王保保還健在,但他沒能阻止,也沒有去增援這些隊友,他已經力不從心。
明軍持續出兵,王保保則一直留在漠北,保護元朝的根基。沒有充足的馬匹,朱元璋也沒有大規模遠征漠北,但元昭宗、王保保還是很擔心,害怕明軍來一次突襲,效仿李靖奔襲陰山,一舉活捉頡利可汗。如此,元昭宗、王保保遷徙到科布多一帶,躲避明軍兵鋒。世界之最 m.kgnhyy.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1376年,王保保在漠北病逝,被朱元璋譽為一代“奇男子”的擴廓帖木兒隕落。王保保想當“郭子儀”,對元朝也赤膽忠心,但他的對手是朱元璋,能守住元朝在漠北的根基就不錯了,想要再次攻入中原,只能是紙上談兵。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