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臺之戰(zhàn)爆發(fā)的歷史背景介紹
352年正月冉閔終于攻克了襄國,后趙殘余勢力至此基本被消滅,從而終于得以騰出手來對付此前一直無暇顧及的前燕,遂率領部隊離襄國北上,活動于北方邊境的常山、中山諸郡,一邊四處搜集糧食,一邊查看地形,準備抵御燕軍南下。4月,已經(jīng)奪取了幽州的燕王慕容儁決心滅亡冉魏,吞并中原。他派慕容恪及相國封弈向冀州討伐冉閔,干系冉魏命運的決戰(zhàn)就在安喜首先拉開了序幕。公元352年,前燕主慕容儁勢力漸盛,南下冀州,冉閔率軍抵抗,兵敗被俘,前燕軍攻入鄴城,冉魏亡。而冉閔被慕容恪生擒,后被斬于遏陘山。
之后冉閔于鄴城守衛(wèi)戰(zhàn)中,大敗石祗大將劉顯部七萬,斬首三萬余級。劉顯假意請降,逃歸襄國,殺石祗自立為“襄國開國皇帝”,后趙滅亡。冉魏徐州刺史周成、兗州刺史魏統(tǒng)、豫州牧冉遇、荊州刺史樂弘等皆叛歸東晉。平南將軍高崇、征虜將軍呂護脅迫洛州刺史鄭系,以三河歸順東晉。慕容儁亦趁機派慕容恪攻陷河北重鎮(zhèn)中山(郡治盧奴,今河北定州市),派相國封奕攻陷渤海,派慕容評攻南安,殺死冉魏寧北將軍白同,幽州刺史劉準、趙郡太守李邽投降燕國。
公元352年(晉永和八年),劉顯大軍攻常山,冉閔親率八千騎兵急援,大破之,一路追到襄國,斬殺劉顯,招降其大司馬劉寧、大將軍曹伏駒;經(jīng)過兩年征戰(zhàn),終于平定了冀州(今河北南部),然而此時冉魏國力、軍力亦折損慘重,尚未得休整喘息之機,接著便要與虎視眈眈的北方強敵——前燕決一死戰(zhàn)了。
朝夕網(wǎng) m.kgnhyy.cn原創(chuàng)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fā)表,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