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族始祖為什么被殺?兒子上甲微覆滅有易氏
宋國國君在祭司他們的祖先時,有一篇歌頌商祖先的樂歌叫作玄鳥,開頭的一句便是敘述商族始祖,叫作契的誕生的傳說;原文是: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意思是說:“天帝命令燕子下了個蛋而生了商契,居住在廣闊的商代土地上”。
商為什么又叫殷呢?相傳契生后居住在商,今河南商丘南,長大后因協助夏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于商,于是商族就叫商,到了商湯伐夏桀滅了夏朝以后,建立的王朝也一直叫商,傳到商王盤庚時,將王都遷到了殷地(今河南安陽市小屯村一帶),因此周人就稱商朝為殷,后世的人也就稱作殷商。
契是堯舜時代的人,因為協助大禹治水有功,才被舜封在商地,賜給他字姓,商族自契才開始發展起來;而堯舜時代已是父系氏族社會的末期,契不可能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又傳說他的父親是,黃帝的曾孫帝嚳,母親是有戎氏之女,為帝嚳的次妃;總之,商族的后人對自己的祖先已弄不清楚,在契之前還有誰,只能說契是燕子的兒子。
契大約在夏禹建國前就死去,他的兒子照明,根據游牧民族的特點,逐水草而遷徙,找水源豐富草木茂盛的地方去生活,于是就帶著本族人馬跨過黃河向北行走,走到古濟水流經的一片叫作砥石的地方(在今河北石家莊南邢臺以北),看見這里水源豐富,水草茂盛,就在這里定居了下來。
照明在砥石發展了大量的畜牧,引起了周圍的一些氏族部落的垂涎,發生侵擾行為,于是在照明死后,他的兒子相土,又率領著商氏族趕著畜群,回到了老根據地商,相傳相土作乘馬,就是相土發明用馬來馱運東西和拉車子,相土回到商地以后,改變了過去的游牧生活,開始定居畜牧,同時也開始了農業種植,使用馬作為運輸工具,商族的勢力也就一天天發展壯大起來。
商族不斷發展,侯位不斷更替,到了商候冥的時候,被夏王朝命為水正,當時的夏王少康命他去治理黃河,他發揚了始祖契佐禹治水的精神,疏河道開溝渠,還貢獻出本族許多馬匹作為馱運工具,后來因勞累過度,在查看黃河水勢時,不慎跌落水中被淹死,死后被后世人們奉為水神,稱為玄冥。
相傳商侯冥死后,長子王亥繼承了侯位,沒有再作夏王朝的水正,而是一心經營牧畜業。他見其先祖相土把馬馴成駕車和馱運的工具,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但是當時的馬主要產在北方,在中原地區還比較少,而且飼養起來也很困難,所以馴馬一直發展不快。王亥就將牛加以馴服來駕車和馱運東西。牛的行動不如馬快,但是牛的繁殖和馴養比馬快。在不長的時期里,王亥就馴服了大批牛群。遠在3000年前的祖國大地上,大部分地區還是河流縱橫,澤藪遍布,樹木叢生,被開發的土地還很少,不少的地區還是鳥獸蟲蛇的世界。
各地區間的互相往來是很不容易的,因為沒有道路,交通不便。就是較大的方國、部落之間,在陸地上也只有少數道路可通,相互間的貿易交換是不多的。王亥馴服了牛作馱運工具以后,就經常趕著牛羊和用牛馬馱運的方物(土特產品)在東方地區各方國、部落間進行貿易交換。由于王亥和各方國、部落間的貿易交換往來次數多,大家都知道他是商族人,都管他叫商人。所以有的學者認為我國把作生意的人叫做“商人”,就是來源于商族王亥服牛負販的故事。
相傳有一年,王亥帶著弟弟王恒,率領著商族的一隊人馬,趕著許多牛羊,馱著從東方地區交換來的方物,向北跨過黃河,長途跋涉,來到了族居在易水流域一個叫有易的部落(在今河北易縣、徐水一帶。有的古書中把有易寫為有扈,這是因為古易字和扈字的字形相似而寫錯),打算用牛羊和方物與有易部落的酋長棉臣交換一些糧食和方物。棉臣見王亥、王恒兄弟帶了這許多東西和牛羊祭祀河、王玄、遠道而來,非常高興,就以上賓之上甲的卜辭禮相待,舉行了一次很隆重的宴會,招待王亥兄弟。在宴飲的過程中有干羽之舞和時新的樂歌聯合的表演以助興。商族人自祖先就好酒貪杯,王亥兄弟在歌舞聲中多喝了幾杯,對于侍宴的婦女有失檢點,惹怒了棉臣,他派人乘夜把王亥殺死,第二天把王亥兄弟帶來的東西和牛羊全部扣下,下令把王恒和商族人趕出有易部落。王恒求棉臣把牛羊還給他,但沒有辦到,就帶著隨從們逃回商。
王恒回到商以后,只得如實地將王亥被殺的經過向王亥的兒子、他的侄兒上甲微敘述。上甲微一面責怪叔叔行為放蕩危害其父,一面就下定決心要為父報仇。上甲微在古書中又稱作微。上甲是商族的后人在祖廟中給立的號,叫做廟號。微是上甲的名。商族自上甲微以后,都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天干作為廟號。上甲微在甲骨文中作“上甲”,商王祭祀上甲的ト辭很多,祀典也很隆重。
商族作為夏王朝的一個諸侯國來說,在相土的時候,武力比較強大,所以才能將勢力擴展到了海邊。但是自昌若時起,就專心致力于農牧業的生產。冥作了夏王朝的水正以后,一生為治河患而勤于職守,但對商族武裝力量沒有注意組織和訓練。所以當上甲微決心要為王亥報仇時,感到自己的武力實在不足,不能對付有易部落于是就求助于族居在黃河岸邊一個方國的方伯一河伯。
因為河伯也是夏王朝的一個方國,在少康受命給冥治河后,河伯所屬地正在黃河附近,也是水患較多的地區,得到了冥的治理,使水患消除。河伯對冥很感激和敬重,一直和商族保持著友好的關系。河伯與有易的棉臣也一直很友善,相互之間還有往來。當王亥在有易被棉臣殺了之后,夏王泄知道了,就命上甲微繼承王亥為商侯。商侯上甲微為了要報父仇,派人求河伯出兵幫助。開始河伯不愿出兵,后來上甲微親自去向河伯申訴父親王亥被殺的經過。河伯也覺得有易的棉臣是不義之人,就答應出師幫助伐有易。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上甲微也組織起了一支武裝隊伍,又派人給河伯送去一些牛羊犒軍。大約在夏王泄中期的一年,上甲微率領一支商族的隊伍會同河伯的軍隊去伐有易。有易的酋長棉臣得知上甲微和河伯的軍隊來攻打他,召集了大小頭目,組織了兵力抵抗。兩軍在易水岸邊展開了廝殺。
商族軍隊要為王亥報仇,河伯也要為商侯申張正義,軍士們個個都很勇敢,拼力廝殺有易部落的軍隊無法抵擋,節節敗退,最后完全敗,棉臣也在混戰中被商族軍士殺死。上甲微和河伯把有易的財產給瓜分了,把有易部落的人也虜來瓜分了,這些俘虜成為商和河伯奴隸。有易氏就這樣的被上甲微給滅了。朝夕網 m.kgnhyy.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